当前资讯!27省能源工作重点汇总:重大利好储能!

来源:能源达观 时间:2023-02-01 13:58:07

2023年1月中旬开始,各省陆续发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,明确了2023年及今后五年省政府工作重点;其中新型能源体系、新型储能、抽水蓄能、源网荷储、多能互补、新能源电池等也被列入多省2023年工作重点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1

安徽

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,加快氢能“制储输用”全链条发展, 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。提高省外绿电受进规模, 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156万千瓦。

2

北京

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,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。加强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,强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,促进 类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升级,推动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。

3

福建

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,推进漳州核电1-4号机组、福厦特高压、智能配电网、 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;推进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 支持宁德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、办好2023年世界储能大会。

4

甘肃

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, 建成国家第一、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,实施我省“十四五”第二批风光电项目,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, 全面建设陇电入鲁、核准开工陇电入浙工程,做好酒泉外送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。 鼓励大型工业企业有序推进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。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,金昌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、 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。谋划布局氢能、新型储能、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。

5

广东

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发展海上风电、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,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,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,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,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。

6

广西

加快建设 华友锂电二期等项目。竣工弗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、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等“双百双新”项目。

7

贵州

加快528万千瓦在建煤电项目建设,推进480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, 开工建设贵阳、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电力装机规模达8400万千瓦以上。 加快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。围绕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,优化“一核两区”布局,加大重点园区建设力度,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已建成项目加快释放产能,加快构建上中下游有效衔接、功能配套完善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体系,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00%以上、总量突破1000亿元。

8

河北

加快调整能源结构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 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。谋划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; 开展重点建设项目“强引领·增动能”行动,提前实施“十四五”后期项目,抓好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新型能源项目。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做强做大数字经济, 形成“风、光、水、火、核、储、氢”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。

9

河南

开启三门峡灵宝、济源逢石河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,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。 推动氢能与储能、生命健康、量子信息等 产业尽快成规模,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。

10

湖北

支持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,实现天然气使用县市全覆盖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。全面推广绿色建筑、节能建筑及建筑产业化。

11

湖南

重点抓好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、株洲中车中低压功率器件、衡阳建滔化工产业升级、湘江新区中联先进智造基地、长沙比亚迪和湘潭吉利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、三一株洲智造基地、邵虹基板玻璃、涟钢冷轧硅钢、 望城德赛电池储能电芯、宁乡楚天科技生命科学产业基地等十大产业项目。 积极稳妥推进“双碳”行动,推动钢铁、有色、石化、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,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业。 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,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工作机制、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。

12

吉林

做大做强集风电整机、电机、叶片、 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。大力推进能源产业“源网荷储”协调发展。加快构建以“清洁型电源、友好型电网、灵活型负荷、主动型储能”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,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。 “陆上风光三峡”新开工风光发电装机719万千瓦。“山水蓄能三峡”重点抓好1040万千瓦在建及纳规项目建设,力争新开工1-2个项目。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,推动“多能互补”模式发展。支撑性保障电源重点建设4座燃气电站。“大电网”工程着力谋划吉林电网“四横四纵”主网架构,强化500千伏电网结构,完善220千伏线路布局,构建辐射东西方向的坚强电网,提升东西互济和新能源送出能力。 绿电产业园区重点抓好在建负荷项目建设,推动协议项目签约落地。 打造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试点项目,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吉林。开工建设新型储能设施20万千瓦以上。 “氢动吉林”行动重点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,推进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国电投氢能产研基地建设,布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,推广城市公交、环卫等氢能车应用。

13

江苏

推动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、生物医药、海工装备等集群加快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升。有重点、分梯次推动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。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,支持建设省外综合能源基地,确保迎峰度夏、迎峰度冬能源电力正常供给,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。

14

辽宁

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,安全有序发展核电, 推进徐大堡核电及清原、庄河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。稳步发展氢能产业,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。 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,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,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。

15

内蒙古

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,锚定“两率先”、“两超过”目标, 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、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,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。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 ,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“工业内蒙古”。 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,“风光氢储车”一体化推进,风电主攻齿轮箱、发电机和轮毂、轴承、控制系统等薄弱点,力争今年整建制配套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; 光伏主攻玻璃、背板、边框、胶膜、焊带、银浆、铝浆等薄弱点, 力争今年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; 氢能主攻制氢环节电解槽和储运环节压缩机、循环泵,力争今年制氢设备产能达到250台套; 储能主攻上游电芯制造和下游储能集成,力争今年储能装备生产能力满足100万千瓦时储能装机需求; 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,提升装备生产配套能力。

16

宁夏

加快提升火电配套产能,开工建设六盘山2×100万千瓦热电、灵武2×66万千瓦火电项目,加快推进中卫4×66万千瓦火电项目,力争电力装机年内达到6800万千瓦。 加快推进绿能开发,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,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、11个光伏园区建设,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,占比达到50%,绿氢产能达到2.5万吨,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,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。

17

青海

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、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,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,李家峡扩能并网发电, 加快建设羊曲、玛尔挡水电站,开工建设哇让、同德、南山口等抽水蓄能电站,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,全面提升新能源发电调峰能力。 加快750千伏昆仑山、红旗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,力争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建设。

18

山东

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, 建好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,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储能项目, 推进蓝色碳汇研发利用。深化环境污染防治。 加快山东能源唐口储煤和华电青岛、华能泰安重型燃气机组等项目建设,建成三峡庆云二期、华润财金东营新型储能项目。 推进鲁北盐碱地滩涂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、丁字湾双碳智谷建设,加快实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工程。

19

山西

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, 支持大同市抓好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。 推进氢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, 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,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,发展移动储能。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,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。

20

陕西

积极推动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各式储能项, 以及生活垃圾、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。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攻关,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示范基地建设,扎实开展西咸新区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,支持安康等地建设低碳试点城市。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, 前瞻布局生命健康、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

21

四川

加快《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(2022—2025年)》落地,用好电力建设利益补偿和激励政策, 大力推进水风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,比例化统筹配置新型储能,力争今年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.3亿千瓦。

22

天津

稳步推进“双碳”工作,深入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,建设能源革命先锋城市,有力有序推动“双碳”目标落实。

23

西藏

今后五年目标: 坚持水光风热多能互补、源网荷储一体开发,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支柱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。不断增强碳汇能力,探索推进碳汇交易。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。

24

新疆

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 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、输变电、储能设备制造发展,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。

25

云南

建立煤电电能量和调节容量市场, 健全新能源和储能价格形成机制,开展电力现货试点; 加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,实施一批源网荷储示范项目。

26

浙江

在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中明确: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,打造沿海核电基地、 华东抽水蓄能基地、长三角海上风电基地、全国油气储运基地,推进新型储能建设, 统筹发展清洁高效火电,形成“两交四直”特高压入浙通道,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;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,建立完善电力和天然气市场体系,推动企业用电价格处于合理区间。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,推动工业、建筑、交通、农业、居民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。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,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。 聚焦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能源供应安全可靠、企业用能成本稳中有降, 推进电源、电网、储能、天然气管网等现代能源基础设施重大项目87个,完成能源领域投资6000亿元。 到2027年电力总装机1.68亿千瓦,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3%;天然气国家干线下载能力达到350亿方左右;LNG接收中转能力达到4000万吨/年左右。

27

重庆

完成能源投资400亿元,重点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、重庆电厂环保搬迁、两江燃机二期、永川燃机热电联产、合川双槐电厂三期及万州、涪陵、江津天然气发电等项目,加快重点区块页岩气开发, 实施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。加快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建设, 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展,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%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深入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,提速建设长安、赛力斯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项目 ,一体规划建设运营“充储泊”设施,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。本文来源:能源电力说

注:本文转载自网络,仅做分享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如有侵权,敬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。

关键词: 项目建设 抽水蓄能电站 可再生能源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2000-2021 by www.jiaoyu.thxxw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

邮箱 : 55 16 53 8@qq.com